第(1/3)页 “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指点?” 赵平安愣住了,心说怪不得之前韩信困顿的时候不让他指点——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我倒看看,怎么个指点法……” 这次应该算是新建立的关系,以往每次新建立关系的时候,都会收到些东西,这些东西基本都对现实有点作用。 “韩信也是个离谱的,早年间无路可去他不感觉到孤苦伶仃,现在他感觉到孤苦伶仃了……” 其实作为局外人,虽然韩信看的不清楚,但是赵平安看的还是清楚的: 刘邦从来就想没过杀韩信。 刘邦是一个很喜欢人才的人。 韩信今年才多大? 35岁。 35岁啊,和他同时代的开国功臣,都半截身子埋进土里面了。 他才35岁啊。 韩信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开国功臣,而是大汉开国功臣,排第一的。 军事上,人家的能力,第一,而且,往后的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如他一个。 刘邦怎么可能会杀韩信?以刘邦的性格,他能给自己的老仇人封侯,还杀韩信? 刘邦唯一一次对韩信改变看法,就是韩信求封齐王: 在这个事情之前,刘邦认为韩信是“国士无双”,格局应该很高,不会在事业未成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划拉好处。 但求封齐王这事之后,刘邦已经明白了,韩信有市井之志,他会把未尽事业放在一边,先去换取个人的利益。 原本以为你是谋天下的国士,结果不过是个谋利益的市井之人。 可这不影响刘邦继续欣赏韩信,因为韩信骨子里那种自信的气质的确很吸引刘邦这种开国皇帝类型的人。 后来韩信被告谋反,被抓在长安整小三年,这三年内,刘邦就没想杀过他,而是保护他,他要韩信好好活着,也是可以威慑到功臣集团和吕后集团: 韩信在军队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吕后一直想要韩信站到她这边,但没成功。 既然失败了,那就杀了。 从始至终刘邦就没想过杀韩信,想杀韩信的一直是吕雉。 “不管了,先开始吧!” …… 汉朝。 韩信正独自坐在卧房中,望着天空,心情沉重。 他知道刘邦对他心存疑虑,这让他无时无刻不感到压抑。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安全感,很讨厌这种被人猜忌,死活不定的感觉—— 其实他现在想试试刘邦的深浅。 第(1/3)页